找到相关内容4342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发大誓愿第六 (4)

    发大誓愿第六 (4)  四个人在一起,就成为一个僧团,不要多!绝对不可以让与我们的见解、思想、愿望、修行目标不相同的人加入,决定不能共处。他修禅的,找几个参禅的同修,我们尽心尽力财供养、法供养布施给他,帮助他,但是决定不能在一起共修。帮他建立道场,是很大的功德。他修密,我们帮助他建密宗的道场,因为所有宗派都是佛说的,都是正法,都不是邪法。我们彼此互相赞叹,互相帮助,可是修行一定是几个人...

    净空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9/06355790124.html
  • 必成正觉第七

    句名号,当然此念一定要具足深信、切愿。你对名号功德不怀疑,你发愿求生净土,如是念这句名号就能往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圆满昔所愿’,你心里的一切愿望全部就圆满。‘圆满昔所愿’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所说的,...包括在其中。   圆满昔所愿。一切皆成佛。   这两句了不得,不可思议。对本师而言,是前面所发四十八愿,愿愿皆圆满。对我们本人来说,我们效法弥陀,自己的一切愿望也得到大圆满、究竟圆满。依照念佛法门...

    净空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9/06355890128.html
  • 普贤上师巴支仁波切的故事

    献给母亲,为她最后的时光带来快乐。当她过世时,他引导着母亲往生善道。隆多代表他的母亲对他的上师表示极度地感激,并且很高兴能满足上师的愿望。从那次后,他不积聚任何财物。回到山上闭关,他不久之后就证悟了。...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9/08455990572.html
  • 道德系统中的德性

    背景知识,对如何做(达到善的条件、过程、程序等等)浑然无知,则行善依然只能停留在良好的愿望中。因此,具体的、现实的德性,总是蕴含着知善的能力;抽去了知善能力的所谓“德性”,将流于空洞的“应该”,而很难...

    杨国荣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7023791874.html
  • 安溪寺庙供奉神衹选介

    药师佛 从梵文音译而来,全称为药师琉璃光如来,又称太医光佛,大乘佛教的佛名。为东方“琉璃世界”的教主。《药师经》说他曾发十二大愿,帮助众生医治病苦,消灾延寿,满足众生一切愿望。   地 藏 佛教大乘...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6561292123.html
  • 弘一大师文学集学习笔记

     生在世时,一心弘扬戒律,死后归于安养,一生所得,唯此二种法门。这位律师所提倡的两种法门,不仅是他老人家毕生的愿望,也是每一个修行人应该怀抱的行愿。一个人能够以戒律严格督促自己,其言行必定为众人所尊敬...

    化来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7054092324.html
  • 一本不该被冷落的著作——关于弘一法师和《韩握》三题

    著者高文显”之前,还有与其并列的“发起者弘一大师”。这种格式在旧时报纸上可以经常看到,但在书籍上却并不多见。高文显作出如此这般处理,并不排除他欲“借”弘一法师之“光”,扩大该书影响的愿望;但也从另一个...

    徐正纶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7502992389.html
  • 南方人物周刊专访星云大师

    的东西都是我的,情爱也是我的,什么好的都是我的。这个“来”从哪里来?你又没有赚钱,你又没有贡献,你怎么来呢?不能来。私心就是要去追寻,到处去找,我要我的愿望,贪、嗔、愚、痴、嫉妒、功名利禄,这个就是...

    佚名

    |佛教新闻|台湾|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10/16353692450.html
  • 敦煌壁画中的杖具

    传之于世。”’地藏手持摩尼宝珠,表示满足众生之愿望;手执锡杖的目的,在于承释迦之殷勤嘱咐,振环作声,以声振刚强难化之众生,使其醒悟,遍益于六道众生,拔苦与乐,从而六度圆满,完成本誓。   关于锡杖股...

    胡同庆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7560592494.html
  • 现代中国佛教慈善观念的“返本开新”

    如果说,民初欧阳渐、太虚、仁山、谛闲、圆瑛等人积极主张佛教界兴办慈善公益事业,主要是针对明清以来佛教的极度衰落而急切寻找振兴佛教之路的强烈愿望,从而认识到大乘佛教救世利他精神和中国佛教的慈悲救世传统...

    佚名

    |佛教观点|佛教慈善|返本开新|现代中国|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07455293214.html